fbpx

21 2 月, 2024

干支:源遠流長的時空定規

起源

遠古時期,先民觀測天象,創設了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之為干支。

組成

天干地支是什麼 Play

干支由天干與地支配對組合而成,共形成六十對,稱為甲子、乙丑、丙寅……癸亥。干支相接,循環往復,形成「六十甲子」(一甲子)的金屬單位。

紀年

干支紀年法萌芽於西漢,通行於東漢後期,採用一甲子週期。如2023年為癸卯年,2024年為甲辰年,以此類推。

天干地支是什麼

紀月

干支紀月始於唐代,將地支與每個月建(農曆每月的第一天)配對,如正月寅月,二月卯月。

紀時

干支紀時與天文現象有關,以地支對應十二時辰,如子時為夜間十一時至凌晨一點。

紀日

干支紀日歷史悠久,至少起源於春秋時期,用六十甲子依次編排每日,如甲子日、乙丑日。以辛亥年為例,6×8-5×12=-12,故1911、1971、2031年均為辛亥年。

應用

干支除了用於紀年、月、時、日,在傳統曆法、八字推算、歷史記載和民俗占卜中也廣泛應用。它揭示了天地運行的規律,反映了古人的智慧和對時空的認識。

計算

西元後年份除以10的餘數對應天干,除以12的餘數對應地支。例如,2023年:2023除以10的餘數為3,對應丙;除以12的餘數為11,對應子。故2023年為丙子年。

意義

干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以神秘而準確的方式記錄了時間和曆法,承載着古人傳承千古的智慧。

表1:干支對應

天干 地支
甲(陽) 子(陽)
乙(陰) 醜(陰)
丙(陽) 寅(陽)
丁(陰) 卯(陽)
戊(陽) 辰(陽)
己(陰) 巳(陰)
庚(陽) 午(陽)
辛(陰) 未(陰)
壬(陽) 申(陽)
癸(陰) 酉(陽)

天干地支是什麼

天干地支是中國古代用於紀年、紀時、占卜、方位等領域的一套數字系統,由十個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個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組成。

天干

天干代表的是十種不同的五行屬性,分別為:

天干 五行

天干相配,按照甲子、乙丑、丙寅…的順序循環相配。

地支

地支代表的是十二種不同的動物,分別為:

地支 動物

地支相配,按照子、醜、寅…的順序循環相配。

天干地支組合

天干和地支相配,共有60個不同的組合,稱為六十甲子,按照甲子、乙丑、丙寅…的順序循環相配。

| 天干 | 地支 | 甲子 | 乙丑 | 丙寅 | 丁卯 | 戊辰
|—|—|—|—|—|—|
| 甲 | 子 | 甲子 | 乙丑 | 丙寅 | 丁卯 | 戊辰
| 乙 | 醜 | 己巳 | 庚午 | 辛未 | 壬申 | 癸酉
| 丙 | 寅 | 丙寅 | 丁卯 | 戊辰 | 己巳 | 庚午
| 丁 | 卯 | 辛亥 | 壬子 | 癸丑 | 甲寅 | 乙卯

天干地支組合具有不同的五行屬性,具體對應關係如下:

延伸閲讀…

干支- 維基百科

干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天干地支組合 五行屬性
甲子 木水
乙丑 木土
丙寅 火木
丁卯 火木
戊辰 土土
己巳 土火
庚午 金火
辛未 金土
壬申 水金
癸酉 水金
甲戌 木土
乙亥 木水
丙子 火水
丁丑 火土
戊寅 土木
己卯 土木
庚辰 金土
辛巳 金火
壬午 水火
癸未 水土
甲申 木金
乙酉 木金
丙戌 火土
丁亥 火水
戊子 土水
己丑 土土
庚寅 金木
辛卯 金木
壬辰 水土
癸巳 水火
甲午 木火
乙未 木土
丙申 火金
丁酉 火金
戊戌 土土
己亥 土水

應用

天干地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應用廣泛,主要包括:

  • 紀年紀時:用天干地支組合紀年,稱為干支紀年法,如2023年為癸卯年。用天干地支組合紀時,稱為干支紀時法,如寅時(凌晨3-5點)。
  • 占卜:用天干地支的五行屬性進行占卜,預測未來。
  • 方位:用天干地支表示方位,如甲方代表東方。
  • 屬相:用地支的十二種動物表示屬相,用以確定個人的生肖運勢。

天干地支作為一種古老的數字系統,在中國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至今仍在使用。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