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龍湯
小青龍湯是治療外寒裡水、寒飲內盛的咳嗽喘,組成:麻黃、桂枝、乾薑、細辛、五味子、白芍、半夏、炙甘草。適用於寒症喘咳且為實證,痰屬清稀水沫痰,其性為寒,肺有點惡寒的感覺。
乾嘔、發熱


小青龍湯主治風寒客表,水飲內停,表現為乾嘔、發熱、渴、喘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其病機是外寒引動內飲,內外合邪,導致水寒射肺。
表證與水氣
大小青龍都以青龍來命名,一為大青龍湯,發汗力強,治療外有寒裡有火;一為小青龍湯,驅除水邪,治療外有寒裡有水。但須注意,疑慮虛性的咳喘不能服用小青龍湯。
適當時機
小青龍湯適用於急性發作期的寒喘病人身上,此時病人會出現用力且嘈雜的呼吸、以口呼吸、胸悶、呼吸急促、咳嗽與喘鳴復發等症狀。
組成與功用
小青龍湯組成為:麻黃、桂枝、乾薑、細辛、五味子、白芍、半夏、炙甘草。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飲、止咳平喘的功用。
麻、桂、芍藥
麻黃、桂枝用於發散風寒,白芍用於制約麻、桂發汗,避免汗出過多。細辛、乾薑、半夏、五味子用於温化寒飲,其中乾薑温肺,細辛驅邪,半夏化痰,五味子收斂。炙甘草用於調和諸藥,緩解氣喘。
注意事項
服用小青龍湯後,口渴者表示寒飲去除,病情好轉;服湯已渴者表示陽氣通達,加重了津液不足,但都是病情轉好的表現。
大青龍湯和心下有水氣配伍 小青龍湯治療外有寒裡有火。與桂枝湯養陰不同,葛根湯生津,麻黃湯宣肺平喘,大青龍湯清熱,小青龍湯温化水飲不渴。喘發時呼吸難受,略有寒冷感。小青龍湯以水族為名,效勝惡疾,虛咳忌用。尤待用於寒喘急性發作,吸氣艱難嘈雜,胸懷不舒。麻黃發散表寒,細辛五味散斂,乾薑白芍軟化寒飲,半夏炙甘草調整貫通,合用除咳止喘。
大青龍湯、小青龍湯 – 外感風寒、熱邪之用
大青龍湯、小青龍湯為中醫經典方劑,用於治療外感風寒、熱邪所致的疾病。
大青龍湯
主治:風寒束表,邪陷太陰、陽明,證見發熱惡寒,無汗,咳逆,胸脇苦滿,口渴,小便不利,舌苔白。
組成:
藥名 | 用量 |
---|---|
麻黃 | 6g |
桂枝 | 6g |
芍藥 | 6g |
甘草 | 3g |
五味子 | 6g |
半夏 | 6g |
乾薑 | 6g |
大棗 | 10顆 |
兩湯比較
特徵 | 大青龍湯 | 小青龍湯 |
---|---|---|
病位 | 太陰、陽明 | 陽明、少陽 |
證候 | 發熱惡寒,無汗 | 發熱惡寒,汗出惡風 |
石膏量 | 多 | 少 |
咳喘 | 咳逆 | 咳喘 |
舌苔 | 白 | 薄白 |
其他 | 胸脇苦滿 | 胸脅滿悶 |
運用
大青龍湯適用於邪熱壅盛、水濕蓄積者,如肺炎、支氣管炎等。 小青龍湯適用於風寒表實、寒熱錯雜者,如感冒初期、流感等。
注意事項
- 大青龍湯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 小青龍湯性温,熱證者慎用。
- 兩湯均含有麻黃,久服易耗氣傷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