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 中國名花,傲霜堅貞
[菊花],我國傳統名貴花卉,栽培歷史悠久, [菊花] 被視為吉祥、長壽的象徵,其傲霜怒放、氣節高雅的品格為文人墨客所讚賞。
外觀特徵
菊花株高約 20 至 90 釐米,花有單枝或數枝聚集而生,花莖嫩綠或褐色。品種繁多,花色包含紅、黃、白、綠、紫等。


藥用價值與觀賞價值
菊花具有觀賞價值和藥用價值。其獨特的觀賞價值令人陶醉,且盛開於百花凋零的秋季,更顯珍貴。藥用價值方面,菊花有清熱解毒、疏風散寒等功效。
歷史詩作與文化
菊花在中國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詩人屈原和陶淵明都曾詠菊留名。菊花與梅、蘭、竹合稱為「四君子」,象徵高潔堅貞的精神。
書畫表達
菊花是畫家喜愛的題材。勾勒時需筆觸有力流暢,注重花瓣之間的變化與疏密。點葉時則要注意葉片的結構、形狀變異,以及互生特徵。
透視關係與構圖
菊花透視關係是重點,寫生或創作時須準確掌握。構圖上,菊花的正、側、偃、疊以及露藏都是常見的透視形態。下垂式構圖不可一味下垂,適時加入上揚之勢。
葉片特徵
菊葉互生,柄下兩側有託葉,葉形五歧四缺。作畫時需展現尖、圓、肥、瘦、正、反、卷、折等八常態,點葉時用筆要藏露分明,提按頓挫。
花葉組合與空間分佈
花葉組合時要注意聚散與疏密。花的分佈忌規則性幾何圖形排列,不等邊三角形構圖則顯得生動豐富。
不同畫法比較
沒骨畫法介於工筆與寫意之間。中國文人畫多以水墨為主畫菊,著色則為進一步表現。兩種畫法的效果不同,優劣與否見仁見智。
國畫菊花:賞菊之雅,寫意之中
國畫菊花以其蒼勁有力的筆觸、淡雅清新的色彩營造出獨特的藝術境界,深受文人雅士的推崇。「國畫菊花」一詞在古籍中頻繁出現,如南宋詩人楊萬裏的「攜酒上孤台,拂花對菊花」和清代畫家龔賢的《寫菊花冊》。
延伸閲讀…
國畫菊花圖片大全
菊花國畫圖片PNG去背圖| 矢量圖案素材
國畫菊花之筆法墨韻
筆法技法 | 效果特徵 |
---|---|
勾勒 | 用中鋒運筆,或粗或細,勾勒出菊花的花瓣、葉脈等輪廓。 |
皴擦 | 用側鋒運筆,形成點狀、線狀或皴擦狀,表現菊花的質地和肌理。 |
點染 | 用筆尖蘸取不同的顏色,點染花瓣的漸變層次和花蕊的點綴。 |
渲染 | 用清水筆或淡墨渲染背景,烘托出菊花的意境和氛圍。 |
國畫菊花之意境美學
意境表達 | 審美取向 |
---|---|
孤寂清雅 | 襯託菊花的傲骨和超逸,表現文人雅士的孤芳自賞。 |
虛實相生 | 通過留白和墨韻的層次變化,營造出菊花在清風中搖曳的靈動感。 |
疏密相間 | 有序排列菊花的花朵和枝葉,形成疏密有致的空間佈局,突顯菊花的層次和動態。 |
寓言抒情 | 菊花常被寄託文人雅士的志向、情感和人生感悟。 |
國畫菊花之名家大師
畫家 | 代表作品 |
---|---|
趙孟頫 | 《幽芳圖》 |
王冕 | 《墨菊圖軸》 |
朱耷 | 《菊花圖冊頁》 |
鄭板橋 | 《墨菊》 |
齊白石 | 《菊花蝦圖》 |
國畫菊花之鑑賞鑑賞要點
鑑賞要素 | 鑑賞依據 |
---|---|
筆墨技法 | 觀其勾勒、皴擦、點染等筆墨技法的運用是否純熟老練。 |
構圖佈局 | 注意菊花的排列、疏密、虛實變化,是否營造出獨特的意境。 |
色彩運用 | 品賞菊花的色彩搭配,是否清新淡雅,富含審美情趣。 |
題跋詩文 | 瞭解畫作的創作背景和文人情懷,有助於理解畫作的意境。 |
藝術價值 | 綜合考慮畫作的題材、筆墨、構圖等因素,評定其藝術水平和歷史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