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天上的指路明燈
北斗七星,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和瑤光組成,與大熊座的尾部組成星象,排列成鬥或勺的形狀,因此易於辨識,成為古代人重要的定位指南。
中國星名將北斗七星從鬥口至斗杓連線順序命名為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和瑤光,其中前四顆稱為「斗魁」,後三顆稱為「斗杓」。而現代星名則分別命名為大熊座α、β、γ、δ、ε、ζ和η。


鬥口的兩顆星連線,朝天璇至天樞方向延長五倍可以找到北極星,這兩顆星也被稱為「指極星」。相傳古代天帝以北斗為座駕,巡視四方,掌管陰陽、四時、五行、節氣和曆法,因此北斗七星與古代曆法息息相關。
北斗九星的説法源於古代星象記載,認為北斗有九顆星,但其中兩顆隱而不見。徐整記載北斗九星距離約為八千里,而陶宏景則認為北斗七星可見,兩顆隱匿。至於北斗第八星和第九星的説法不一,有的認為是輔星和弼星,有的認為是玄戈和招搖,還有認為是輔星與梅西耶天體。
北斗七星的用途
北斗七星在古代佔有重要地位,除了作為夜間辨識方向的依據,也與時令、節氣相關。例如,斗柄朝東指向春天,朝南指向夏天,朝西指向秋天,朝北指向冬天。
北斗七星的文化意涵
北斗七星不僅具有實際用途,也具有豐富的文化意涵。《楚辭》中 упомина九鬿(九魁),指北斗九星,《史記》中則記載北斗九星相隔九千里,其兩顆隱星相隔八千里。此外,道教中認為輔星是開陽雙星中的開陽增一,而另一些説法則認為輔星和弼星與梅西耶天體有關。
北斗七星基本資料
特徵 | 資訊 |
---|---|
星羣名稱 | 北斗七星 |
組成恆星 | 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 |
中國星名 | 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 |
現代星名 | 大熊座α、β、γ、δ、ε、ζ、η |
位置 | 北天,與大熊座尾部組成星象 |
形狀 | 鬥或勺的形狀 |
指位 | 鬥口兩星連線延長五倍可找到北極星 |
歷史意義 | 古代曆法、辨識方向的依據 |
北斗七星圖案:古老的指引者和文化象徵
前言
北斗七星圖案是一個標誌性的星羣,自古以來就指引著航海家、旅行者和天文學家。它在全球各個文化中都具有深遠的意義,並在神話、宗教和科學中佔有重要地位。
古老的導航輔助工具
北斗七星圖案在航海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由於其位置固定且不易移動,因此航海家們可以用它來確定方向。藉由將北斗星(又稱天樞星)與地平線形成的夾角,他們可以計算出他們所在的緯度。
文化 | 北斗七星稱謂 | 意義 |
---|---|---|
中國 | 北斗星 | 指引者 |
古希臘 | 勺子或大熊座 | 耕作工具 |
北歐 | 維京人的指路樁 | 航海指南 |
美洲原住民 | 熊星座 | 創世神話 |
神話與傳説
北斗七星圖案出現在無數的神話和傳説中。在中國文化中,它被認為是紫微宮,是天帝和眾神的居所。古希臘人則將其視為一個勺子,而北歐神話中,它們是維京人指路前往英靈殿的標誌。
科學意義
除了實用的應用外,北斗七星圖案在科學上也具有重要意義。天文學家使用它來校準望遠鏡和計算恆星的距離。它還可以幫助我們瞭解恆星的演化和宇宙的運作。
文化象徵
北斗七星圖案已成為全球各地許多文化的象徵。它被用於國旗、貨幣和標誌中。它也常出現在藝術、文學和建築中。
現代應用
今天,北斗七星圖案仍繼續在導航、科學和文化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它被用於全球定位系統 (GPS),並作為天文愛好者的指南。它是一個古老的標誌,連接著過去、現在和未來。
總結
北斗七星圖案是一個迷人的星羣,具有廣泛的歷史、文化和科學意義。作為一個古老的導航輔助工具,神話和傳説中的象徵,以及現代應用中的寶貴指南,北斗七星圖案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延伸閲讀…
362 張北斗七星圖像、照片及影像
北斗七星免版税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