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準備要入伙新家,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眉眉角角要注意!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的小撇步,讓你的新家入住過程更順利~
首先來談談入伙前的準備工作,很多人會忽略這些細節,結果搬進去後才手忙腳亂。建議大家可以先列個清單,把該買的家電、家具都規劃好。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表格,列出幾個必備項目:
類別 | 必備物品 | 備註 |
---|---|---|
廚房用品 | 電鍋、微波爐、熱水壺 | 建議先買基本款就好 |
清潔工具 | 拖把、掃把、抹布 | 搬入前先打掃一次 |
臥室用品 | 床墊、枕頭、床單 | 記得測量好尺寸再購買 |
衛浴用品 | 毛巾、牙刷、沐浴乳 | 準備幾套備用的 |
說到入伙,不得不提那個超可愛的🙏表情符號!現在年輕人都愛用這個來表示「拜託拜託」或是「歡迎來我家玩」的意思。我姪女前幾天還傳這個emoji給我,說等我們入伙後要來開派對呢!這個表情真的很萬用,既能表達誠懇的請求,又能傳達溫暖的歡迎,難怪會這麼受歡迎。
搬家當天記得要準備一些吉祥的小東西,像是裝滿米的米缸、新的掃把和畚箕,這些都是老一輩傳下來的習俗。雖然現代人可能覺得麻煩,但我覺得這些小儀式能讓新家更有溫度。我媽還特別叮嚀我要在廚房放一包鹽,說是能驅邪避凶,雖然不太懂原理,但寧可信其有啦!
入伙後的第一週通常會發現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像是某個插座沒電、水龍頭漏水之類的。建議大家可以在搬家前就先測試所有水電設施,或是請專業的水電師傅來檢查一遍。我朋友上個月入伙後才發現浴室排水不順,結果又要多花一筆錢請人來通水管,真的超虧的!
(字數:約520字)
入夥前必看!新手該準備的5樣小物,這些小東西看起來不起眼,但真的搬進去後才發現沒準備會超麻煩!今天就用過來人的經驗,分享那些容易被忽略但超實用的入夥小物,讓你第一天就能舒舒服服住新家~
首先一定要準備的就是延長線,現在3C產品這麼多,插座永遠不夠用啦!建議買有USB插孔的款式,手機、平板充電超方便。再來是垃圾袋,搬家當天一定會產生超多包裝垃圾,沒事先準備真的會手忙腳亂。記得買大尺寸的,比較能裝。
必備小物 | 推薦款式 | 備註 |
---|---|---|
延長線 | 6孔含USB | 建議買1.5米以上長度 |
垃圾袋 | 特大號黑色 | 先準備10個比較保險 |
簡易工具組 | 含螺絲起子、鐵鎚 | IKEA基本款就夠用 |
拖鞋 | 防滑浴室拖 | 準備2-3雙給客人用 |
抽取式衛生紙 | 3層厚實款 | 先買個12入裝比較划算 |
工具組絕對不能少!組裝傢俱、掛畫都會用到,買個基本款就夠應付大多數情況。再來是拖鞋,搬傢俱時穿鞋進進出出很麻煩,準備幾雙拖鞋讓工人和自己都能輕鬆換穿。最後是衛生紙,新家馬桶沒衛生紙真的會很囧,記得先放一包在廁所。
這些東西在搬家公司來之前就要先放到新家,才不會要用時找不到。特別是工具和延長線,臨時要買很不方便。建議可以裝在一個「入夥急救包」裡,這樣就不會漏掉任何一樣啦~
為什麼入夥要選好日子?台灣習俗大公開
在台灣,搬新家可是一件大事!老一輩的人總說「入夥要選好日子」,這可不只是迷信那麼簡單。其實背後蘊含著台灣人對新生活的期待與祝福,希望透過良辰吉時讓住進新家的運勢更旺。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些有趣的習俗,讓你了解為什麼台灣人這麼重視入宅的時辰。
首先,台灣人相信「天時地利人和」的道理。選個好日子搬家,可以避開沖煞、帶來好運氣。農民曆上會特別標註「宜入宅」的日子,這些都是經過傳統擇日學計算出來的吉日。比如說,要避開屋主生肖相沖的日子,也要考慮新家的坐向。有些家庭還會請老師專門看時辰,連搬進去的具體時間都要講究呢!
以下整理幾個台灣常見的入宅習俗與禁忌:
習俗項目 | 內容說明 |
---|---|
入宅前淨屋 | 用鹽米或艾草燻灑房間,驅除不好的氣場 |
開火煮甜湯圓 | 象徵團圓美滿,通常要煮紅白湯圓各六顆 |
不能空手進屋 | 第一次進新家要拿吉祥物,如米缸(代表富足)、新掃把(掃除晦氣)等 |
安床要擇日 | 床鋪擺放的位置和時間特別講究,關係到居住者的健康和運勢 |
入宅當天不午睡 | 據說會讓住進去的人變得懶散,所以再累也要撐到晚上 |
除了這些儀式感滿滿的習俗,台灣人入宅時還很注重「帶財氣」的細節。像是會先搬入裝滿米的米缸,代表「衣食無缺」;或是準備一盆發財樹,象徵「財源滾滾」。這些看似小小的動作,其實都承載著對新生活的美好祝願。現代年輕人雖然不一定完全照做,但多少會參考這些傳統,畢竟誰不希望新家能帶來好運呢?
說到入宅的時辰選擇,台灣各地也有些微差異。北部人比較重視上午時段,認為陽氣最旺;中南部則有「日落前入宅」的說法,避免「日頭落山」的不吉利。不過共通點都是要避開農曆七月,這個「鬼月」期間大家通常不會安排重大搬遷。現在很多房仲業者也懂得配合客戶需求,在簽約時就會提醒這些傳統禁忌,可見這些習俗已經深植台灣人的生活中啦!
入夥儀式怎麼做?達人教你簡單又吉利
搬新家最讓人期待的就是入夥儀式啦!台灣人特別講究這個,畢竟新家要住得舒服又平安,一些傳統的小儀式可不能少。今天就來分享幾個簡單又吉利的做法,讓你的新家從一開始就充滿好運氣。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選個好日子,農民曆上標註「宜入宅」的日子最適合。如果時間緊迫,至少避開「諸事不宜」的日子。入宅當天記得全家人要一起進門,長輩走前面,手上拿些吉祥物,像是裝滿米的米缸(象徵衣食無缺)、新掃把(掃走晦氣)、或是發糕(象徵發財)。
必備物品 | 象徵意義 | 注意事項 |
---|---|---|
米缸裝八分滿 | 衣食無缺 | 可放紅包壓米 |
新掃把畚斗 | 除舊佈新 | 入宅後先掃地 |
發糕或鳳梨 | 發財旺來 | 要雙數較吉利 |
紅包袋 | 財氣滿滿 | 放在客廳財位 |
入宅後記得先把所有燈打開,讓家裡亮堂堂的,象徵光明前程。廚房是家中的財庫,一定要先開火煮個甜湯圓或紅豆湯,代表團圓美滿。水龍頭也要打開讓水流一下,象徵財源滾滾來。這些動作做完後,記得邀請親朋好友來家裡熱鬧一下,人氣越旺家運越好喔!
如果家裡有神明桌或祖先牌位,要優先安頓好。現代人很多沒設神桌,也可以在客廳擺個小盆栽或流水擺飾,讓家裡更有生氣。入宅後前三天最好不要外宿,讓新家的氣場穩定下來。這些小細節看起來簡單,但都是老一輩流傳下來的智慧,照著做準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