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古老的次序符號與時間度量
引言:
天干,一種古老的數字符號,化身為時間度量的工具,在時序與排序上發揮著關鍵作用,其源頭深遠,見證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軌跡。
起源與歷程:


天干的起源眾説紛紜,或源於商朝的十進位記數法,或承襲十二辰的紀時體系,甚至遡及於上古夏代。商代甲骨文已廣泛採用天干紀日,商君王和先王的名字也多以天干命名。
文字符號與本義:
天干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字構成,每個字代表一個日數,其本義已失傳,可能是從遠古的記號衍生而來。這些文字符號的書寫,展現了不同時期的文字演化歷程。
與地支結合:
天干後與地支(十二辰)相結合,形成六十甲子週期紀日。這兩套系統融匯貫通,共同構建了豐富多樣的時序表達方式。
日數循環與文化影響:
十個天干循環往復,組成一組日數循環系統。天干與地支交錯排列,形成六十甲子週期,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命理學到農曆、歷史事件的紀錄,天干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天文與曆法的關聯:
古人將天干的創制與天文觀測緊密聯繫。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辰位,決定了當月的月建(建),以天干紀日,以地支紀月建,形成六十甲子的紀日週期。
考古證據與學術猜想:
甲骨文和龜版的發現佐證了天干在商朝的廣泛使用。郭沫若猜測天干源於十進位記數法,地支源於十二辰,部分學者則認為天干的起源更早,可追溯至商朝之前的夏代。
| | | | |
| | 名稱 | 意義 | 起源 | 應用 |
| | 天干 | 序號、時序 | 商朝或更早 | 紀日、命理學 |
| | 地支 | 十二生肖 | 商朝或更早 | 紀月建、命理學 |
| | 六十甲子 | 一甲子=60日 | 商朝 | 週期紀日 |
| | 甲骨文 | 記錄天干和地支 | 商朝 | 占卜、歷史記錄 |
| | 北斗七星 | 月份指引 | 商朝 | 月建確定 |
| | 星象 | 天文觀測 | 商朝或更早 | 曆法制定 |
五行十干與命理學
五行十干是中國傳統命理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用於推算命運吉凶。
五行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它們之間相生相剋,形成一個循環鏈:
- 金生水
- 水生木
- 木生火
- 火生土
- 土生金
十干
十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它們與五行相配,形成六十甲子:
十干 | 五行 |
---|---|
甲乙 | 木 |
丙丁 | 火 |
戊己 | 土 |
庚辛 | 金 |
壬癸 | 水 |
五行十干與命理
五行十干被用於推算一個人的命理,包括:
- 出生年份:由天干地支組成
- 出生月份和時辰
- 八字:出生年、月、日、時的干支組合
通過分析五行十干之間的相生相剋關係,命理師可以推斷一個人的性格、財運、事業、健康等方面的吉凶。
舉例説明
假設某人出生於辛亥年,庚午月,丙戌日,癸巳時。
- 年幹為辛(金)
- 月幹為庚(金)
- 日干為丙(火)
- 時幹為癸(水)
五行相生相剋:
注意事項
五行十干推算命理是一門複雜的學問,需要根據具體八字進行綜合分析。切不可只憑單一五行十干就妄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