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五眼六通
六、神通
神通即六神通,含括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境通、漏盡通,有助於建立信仰、解悟教義、積聚福德智慧資糧。


五、漏盡通
證悟煩惱消除後,顯現的觀智,有助於斷除執著邊見,通達中觀道。
四、宿命通
依止靜慮,追溯前生今世,有助於建立正念。
三、他心通
洞悉他人心意,利於行善積德。
二、天耳通
以殊勝耳根,覺知聲音內涵,有益於遵循善法。
一、天眼通
獲得殊勝眼根,不受距離障礙,觀見十方色法。
五眼
佛眼:具足瞭解一切萬物實相之智。
法眼:緣證萬物本性,不受執著侷限。
慧眼:破除自我執著,了悟生死流轉,超越三界。
天眼:不受物質障礙限制,遠近遠近皆可洞悉。
肉眼:遵循戒律,持定清淨。
五眼六通
種類 | 內涵 | 功用 |
---|---|---|
肉眼 | 持戒清淨 | 觀察可見之物 |
天眼 | 分別小乘 | 遠近遠近皆可洞悉 |
慧眼 | 分別二乘 | 了悟生死輪迴 |
法眼 | 分別大乘 | 緣證萬物本性 |
佛眼 | 分別最上乘 | 具足瞭解萬物實相 |
天眼通 | ||
通過光影反射或折射作用,不受時空、遮蔽限制地觀察外在世界,甚至預知未來 события。 | ||
天耳通 | ||
依靠殊勝耳根,覺知有情心聲,洞悉一切聲音所詮,利於行善積德。 | ||
他心通 | ||
依靠禪定心識,洞悉他人心緒,幫助他人行善,積聚福德資糧。 | ||
宿命通 | ||
依靠禪定心識,追溯自他宿命,建立正念。 | ||
神境通 | ||
同時擁有天眼和天耳通,具有變化等種種各異神通。 | ||
漏盡通 | ||
依靠禪定心識,證明瞭煩惱的盡滅,證悟中觀深義,斷除邊見執著。 |
五眼六通:佛教的特殊能力
所謂「五眼六通」,是指佛教中描述的特殊能力,可讓行者超越凡人的感官界限,獲得更高的智慧和覺悟。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五眼六通的意涵、種類以及其在佛教中的重要性。
五眼
眼 | 類型 | 功能 |
---|---|---|
肉眼 | 一般凡人的視覺能力 | 可見一般物體 |
天眼 | 超凡的視覺能力 | 可見極遠、極微、細微的事物 |
慧眼 | 智慧之眼 | 透澈事理、洞悉本性 |
法眼 | 透視法界之眼 | 瞭解佛法原理、通曉諸法實相 |
佛眼 | 圓滿覺悟之眼 | 具備一切智,洞悉一切 |
六通
通 | 類型 | 功能 |
---|---|---|
神足通 | 神通力 | 能瞬間移動、飛行等 |
天耳通 | 天聽通 | 可聽到遠處或他界聲音 |
天眼通 | 天見通 | 可看到遠處或他界事物 |
他心通 | 讀心通 | 可知他人心思 |
宿命通 | 宿命知 | 可回憶前生 |
漏盡通 | 漏盡解 | 證得涅槃,不再輪迴 |
五眼六通的重要性
五眼六通在佛教修行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些能力使行者能夠:
- 超越感官界限,獲得更多資訊
- 透澈理解佛法原理,拓展智慧
- 具備神通力,度化眾生
- 證得涅槃,究竟解脱
需要注意的是,五眼六通並非修行終極目標,而是輔助行者證得涅槃的工具。若過度追求神通力,反而會成為修行的障礙。
開發五眼六通的方法
開發五眼六通的方法有多種,包括:
延伸閲讀…
五眼六通 – 大方廣- 痞客邦
佛説阿彌陀經淺釋宣化上人講解
- 修持禪定
- 持戒精進
- 誦經持咒
- 親近善知識
然而,能否開發出五眼六通不僅取決於個人努力,也與各人的因緣和根性有關。重要的是,行者應以正知正念為基礎,在修行的道路上持續精進,自然會逐漸具足這些特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