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存專區:環保自然葬的新選擇
昔日傳統的安葬方式在當今社會逐漸式微,台南市政府有鑑於此,於仁德區設立了「台南市仁德生命紀念園區環保葬專區」,以及「仁德中洲環保自然葬園區」,推廣創新的「植存」和「灑葬」概念。
類型 | 地點 | 特點 | 優點 |
---|---|---|---|
植存 | 仁德區中洲裏中洲路225號 | 政府劃定的特定綠化地點 | 相較一般喪葬模式環保 |
灑葬(樹葬、花葬) | 仁德區中洲示範公墓內 | 分散骨灰於自然環境中 | 不佔用土地資源 |
不同於灑葬的散播方式,植存的骨灰會埋葬於特定的綠化地點,且家屬可選擇用花瓣代替冥紙,進一步地減少對環境的負擔。


仁德中洲環保自然葬園區鄰近市中心,交通便利,以都會公園的形式呈現。大內生命園區骨灰植存專區則位於山林之中,視野遼闊,能讓家屬在追思的同時,感受自然的美景。
台南市政府希望透過設立植存專區及推廣環保自然葬,鼓勵民眾採用更環保、更符合現代觀唸的殯葬方式,並倡導節葬、簡葬的殯葬新文化。市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和需求,選擇植存或灑葬的方式,讓先人長眠於自然之中,回歸天地永恆的懷抱。
中州植葬:生態永續與追憶逝者的新型喪葬方式
中州植葬是一種結合生態保育與追思緬懷的喪葬方式,在台灣近年來逐漸受到關注。中州植葬以「樹葬」形式進行,將逝者骨灰埋葬於公園或森林的指定區域,並種植一棵樹苗作為生命延續的象徵。
中州植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的日本。當時,日本面臨著都市葬區缺乏以及環境污染等問題。為瞭解決這些問題,日本政府推廣「樹葬」制度,將公園或森林的一部分規劃為公墓,讓逝者家屬可以在自然環境中進行追思。
中州植葬的優點包括:
優點 | 説明 |
---|---|
生態永續 | 樹苗的種植有助於綠化環境、淨化空氣,具有生態保育的效益。 |
節省土地 | 相較於傳統的土葬或火葬,中州植葬所佔用的土地面積較小,有助於節省土地資源。 |
追思緬懷 | 透過樹苗的生長,逝者家屬可以透過自然環境中的追思進行緬懷,更貼近逝者的生活記憶。 |
費用合理 | 相較於傳統的喪葬方式,中州植葬的費用較為合理,有助於減輕家屬負擔。 |
中州植葬的進行方式一般如下:
- 申請:家屬向管理單位提出申請,選擇樹葬區域及其所屬樹種。
- 火化:逝者遺體火化後,將骨灰盛裝於可分解的骨灰罈中。
- 植葬:將骨灰罈埋葬在樹苗根部,並種植樹苗。
- 追思:家屬在樹葬區設置紀念牌或碑文,進行追思活動。
在台灣,中州植葬目前主要由政府單位和公益團體推廣。全台各地共有數十處中州植葬場所,提供民眾多元化的喪葬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