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戰略版]:三勢陸遜戰場搭配指南
武將配置
- 主將:陸遜
- 副將 1:左慈
- 副將 2:諸葛亮
戰法配置


武將 | 戰法 |
---|---|
陸遜 | 士別三日 |
陸遜 | 太平道法 |
左慈 | 白馬義從 |
左慈 | 三勢陣 |
諸葛亮 | 奪魂挾魄 |
諸葛亮 | 杯蛇鬼車 |
兵書選擇
陸遜
- 勝兵求戰:提高傷害輸出
- 文韜:提高智力,增加法術傷害
- 勝戰破敵:提高爆發力
左慈
- 援其必攻:加強隊友傷害
- 勵軍:提升防禦,保障生存能力
- 掩虛:降低敵方傷害
諸葛亮
- 蠻勇非勇:抵禦兵刃傷害
- 文韜:提高智力,增強法術輸出
- 執鋭:提高武力,增強謀略防禦
戰略解讀
這個陣容的核心策略圍繞著陸遜的高發動率戰法「火燒連營」展開。透過「白馬義從」和「太平道法」的加持,陸遜的「火燒連營」發動率可達驚人的 86%。這確保了陸遜能夠穩定地造成高額法術傷害。
「士別三日」和左慈的「金丹秘要」提供了陸遜極高的規避率,提升了主將的生存能力。「奪魂挾魄」和「杯蛇鬼車」的搭配則加強了隊伍的控制和恢復能力。
優勢
- 高爆發輸出
- 優異的生存能力
- 靈活的戰略配置
劣勢
- 核心戰法佔用過多
- 在面對高爆發隊伍時較為脆弱
《三勢陸兵書》:孫子兵法的註釋與參照
《三勢陸兵書》,又稱《陸氏兵法》或《陸遜兵法》,是一部由東漢末年將領陸遜所撰寫的兵書。它被認為是《孫子兵法》最著名的註釋與參照之一。
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三勢陸兵書》,包括其歷史背景、主要內容、軍略思想以及對後世軍事思想的影響。
| 表格:三勢陸兵書的主要內容 |
|—|—|
| 卷一 | 用兵前後的審慎思考 |
| 卷二 | 行軍、紮營、佈陣 |
| 卷三 | 攻城、守城 |
| 卷四 | 攻心為上,將領的德行 |
| 卷五 | 軍事計謀與奇襲 |
| 卷六 | 使用間諜與反間 |
| 卷七 | 賞罰嚴明,激勵士氣 |
| 卷八 | 臨機應變,審時度勢 |
| 卷九 | 用兵之要,養兵之道 |
| 卷十 | 兵法精要,三勢活用 |
歷史背景
《三勢陸兵書》成書於東漢末年。當時天下大亂,羣雄四起,戰爭頻繁。陸遜作為東吳名將,在抗擊曹魏的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他結合自己豐富的實戰經驗和對《孫子兵法》的深入理解,撰寫了《三勢陸兵書》。
主要內容
《三勢陸兵書》共十卷,每一卷都圍繞著一個特定的軍事主題。其主要內容如下:
- 審慎用兵,仔細權衡利弊得失。
- 嚴格治軍,注重賞罰分明。
-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 善用奇謀,出奇制勝。
- 重視間諜,獲取情報。
- 臨機應變,靈活機動。
- 養兵之道,軍備充實。
- 兵法精要,三勢活用。
軍略思想
《三勢陸兵書》繼承了《孫子兵法》的思想精髓,並在實踐中進一步豐富和發展。陸遜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軍略思想——「三勢」,即:
- 天勢:時機、地利、民心等。
- 人勢:將領的指揮、士兵的素質、軍紀的嚴明。
- 地理:地形、地勢、地貌。
陸遜認為,戰爭的勝負取決於這三個勢的綜合運用。三勢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三勢陸兵書》問世後,立即引起了軍事家的廣泛關注。它成為後世兵法書籍的重要參考,對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宋朝將《三勢陸兵書》納入《武經七書》,成為軍隊將領必讀的經典。明清時期,戚繼光、俞大猷等名將都曾深入研習《三勢陸兵書》,並從中汲取靈感,制定出自己獨特的軍事理論和戰略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