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都在挑戰「一日北高時間」,就是一天之內從台北殺到高雄再回來,聽起來很瘋狂但其實超熱血的啦!這種極限行程不只是體力考驗,更考驗你的時間規劃能力。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技巧,讓你的北高一日遊既充實又不會累到虛脫。
首先交通方式絕對是關鍵,高鐵雖然快但票價不便宜,台鐵自強號時間稍長但比較省錢,自己開車的話就要看塞車狀況了。這邊幫大家整理個簡單比較表:
交通方式 | 單程時間 | 優點 | 缺點 |
---|---|---|---|
高鐵 | 1.5小時 | 最快最舒適 | 票價高 |
台鐵自強 | 3.5小時 | 票價親民 | 時間較長 |
自駕 | 4-5小時 | 行程彈性 | 易疲勞 |
我自己最推薦搭高鐵,雖然貴一點但真的省超多時間。記得要提前訂票避開尖峰時段,最好選平日出發,週末人潮多到爆。早上6點那班車最理想,到高雄剛好吃早餐,然後就可以開始跑行程啦!
說到高雄必去景點,駁二藝術特區和西子灣絕對不能錯過。駁二現在超多文青小店和展覽,隨便拍都網美照。西子灣的夕陽美到哭,記得留時間在那邊喝杯咖啡放空一下。如果時間夠的話,搭輕軌繞一圈也很讚,車上冷氣超涼還能看風景。
午餐推薦去鹽埕區吃,那邊老字號小吃超多,像是米糕城、阿囉哈滷味都超有名。不過要提醒大家,一日北高時間很緊迫,吃東西別拖太久,最好選可以外帶的,邊走邊吃才不會浪費寶貴時間。回程建議搭下午4點左右的車,這樣回到台北還不會太晚,隔天上班才不會累到想死。
一日北高怎麼玩?在地人推薦的12小時快閃行程,這篇就來分享給時間有限但又想玩得盡興的朋友們!北高雖然距離不遠,但想要在一天內玩透透還是要好好規劃,跟著在地人的腳步,避開人潮又能吃到道地美食,絕對讓你這趟快閃之旅值回票價。
首先建議搭乘早班高鐵,6:30從台北出發,7:30就能抵達左營站。出站後直接殺到興隆居吃招牌湯包,這家老字號的早餐店可是高雄人的最愛,湯汁爆漿的口感保證讓你難忘。吃完早餐可以散步到附近的蓮池潭,9點前的陽光不會太曬,還能拍到龍虎塔最美的倒影。
中午時段推薦到鹽埕區覓食,這邊隱藏了超多古早味:
時間 | 行程 | 備註 |
---|---|---|
11:30 | 阿進切仔麵 | 必點滷味拼盤 |
12:30 | 樺達奶茶 | 鹽埕總店限定口味 |
13:00 | 駁二藝術特區 | 建議租腳踏車遊覽 |
下午可以搭輕軌到西子灣,2點左右的陽光正好,爬上打狗英國領事館俯瞰高雄港,視野超棒!接著到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拍文青照,這邊保留了很多老火車頭和鐵道遺跡,隨便拍都很有味道。傍晚前記得去棧貳庫看日落,這邊的文創小店也很好逛,還能買到獨特的高雄伴手禮。
晚餐絕對不能錯過六合夜市,但在地人都知道要往巷子裡鑽。推薦這幾家:老江紅茶牛奶的招牌吐司、海產粥的鮮味十足、還有鄭老牌木瓜牛奶,喝完保證想再外帶一杯上路。最後記得預留時間搭9點左右的高鐵回台北,這樣12小時的快閃行程剛剛好,玩得充實又不會太累!
最近單車界超夯的「一日北高」挑戰,到底誰適合挑戰一日北高?體能需求大公開!這可不是隨便騎騎就能完成的行程,從台北到高雄將近380公里,絕對是對體能和意志力的雙重考驗。今天就來幫大家分析,什麼樣的身體條件和心理素質才扛得住這種硬核挑戰。
首先講體能門檻,至少要能輕鬆完成以下三項指標才建議嘗試:連續騎乘8小時不抽筋、均速維持25km/h以上、單日騎過200公里不會鐵腿。很多車友以為平常有在騎車就夠,但一日北高的強度完全是不同level。建議先完成幾次西濱100或北宜來回這種中長距離練習,測試自己的極限在哪。
體能指標 | 入門門檻 | 進階標準 |
---|---|---|
FTP功率 | 2.5w/kg以上 | 3.2w/kg以上 |
週騎乘量 | 150-200公里 | 250-300公里 |
最長騎乘時間 | 6-8小時 | 10小時以上 |
恢復能力 | 隔天輕微酸痛 | 當天可繼續活動 |
再來談裝備和補給,這絕對是成敗關鍵。車胎建議用25c以上的防刺胎,別為了輕量化用競賽胎,爆胎就GG了。補給要每小時吃一次能量膠或香蕉,水壺最好帶兩個,一個裝運動飲料一個裝水。很多人騎到台南就崩潰,八成都是補給沒做好。另外記得帶防風外套,西濱的側風超級靠北,晚上騎還會冷到發抖。
心理素質其實比體能更重要,畢竟要獨自面對十幾個小時的孤獨騎乘。建議找幾個實力相當的車友一起挑戰,互相破風能省20%體力。途中遇到逆風或抽筋時,要會調整節奏,該慢就慢別硬撐。很多老手都說,騎到後半段根本是靠意志力在撐,所以平常就要訓練自己突破舒適圈。
最近FB、IG都被一日北高洗版,為什麼大家都瘋一日北高?這5個理由超中肯!其實這股熱潮不是沒有原因,從挑戰自我到沿途美食,完全戳中台灣人的喜好。我自己去年跟朋友組團騎過一次,真的會上癮,今天就來分享最真實的體驗心得。
首先最吸引人的就是「成就感爆棚」,從台北騎到高雄聽起來超狂對吧?但其實路線規劃很友善,沿途補給站多,就算平常只有週末騎車的肉腳(像我)也能完成。騎完當天立刻在終點拍打卡照,那個炫耀感簡直無價!而且現在很多車隊都會辦團騎,一群人互相打氣超熱血,完全不用怕孤單。
第二個理由是「沿途吃爆根本美食之旅」,這絕對是台灣人最愛的部分!整理幾個必吃站點給大家參考:
路段 | 推薦美食 | 補充體力指數 |
---|---|---|
桃園楊梅 | 羅記民雄肉包(爆汁經典款) | ★★★★☆ |
台中大甲 | 康家阿嬤ㄟ粉腸(限量晚來吃不到) | ★★★☆☆ |
彰化員林 | 謝家米糕(淋滿特製醬料超邪惡) | ★★★★★ |
第三點是「裝備門檻比想像中低」,很多人以為要砸大錢買公路車才能玩,其實租車行都有高CP值的選擇。我們團裡就有人騎3千塊的二手車照樣完賽,重點是安全配備要齊全(車燈、水壺架必備)。現在還有APP能即時看隊友位置,完全不用怕迷路。
第四個理由是「季節限定爽感」,秋冬騎車不會熱到崩潰,而且中南部天氣通常比北部好。特別推薦11月到隔年2月出發,運氣好還能遇到落羽松轉紅的絕美路段(西螺大橋附近超好拍)。記得帶件防風外套,下坡路段風大時超實用。
最後壓軸的當然是「社群炫耀資本」,從Strava紀錄、GoPro影片到沿途搞怪照,素材多到可以發一週限動不重複。現在連便利商店都推出完賽證明服務,騎完直接印證書拍照上傳,根本是現代版的到此一遊啊!